5倍杠杆 一个西北县级医院 凭什么3年增收一个亿?丨2024幸福就在这里

发布日期:2024-08-06 16:01    点击次数:80

5倍杠杆 一个西北县级医院 凭什么3年增收一个亿?丨2024幸福就在这里

  一家区县级的二甲医院,创下了3年业务增收超1亿元的纪录。

  这家医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,这里常住人口仅42万,过去常年门诊量保持在15万人次,出院人数保持在6000余人次。

  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党委书记侯广林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,2023年,医院完成门急诊工作量19.1万人次,出院病人近1.7万人次;医院业务收入超1.6亿元,比2020年共建共管前增收超1亿元,增长了183.68%。

  “当地老百姓享受到了优质医疗资源,你不用去北京看病,北京的专家来看你。”侯广林直言。

  这家县级二甲医院是如何留住病人,且创下上述纪录的?6月17日,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的“幸福就在这里”网络大V内蒙古参访活动,来到了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,探访专家下沉基层、“大病不出县”的医改典型。

  “制度一改,医院活了”

  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960年,近年来医院发展落后于时代步伐,逐渐暴露出基层医院常见的人才流失、技术落后、诊疗能力下降等问题,发展陷入瓶颈。

  “作为一家公立医院,第三医院以前的经营管理并不好,”侯广林举例,以前这里的医护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、干好干坏一个样、干与不干一个样,甚至有医生因为怕麻烦而推诿病人,“患者不满意,很多都因此跑到北京去看病了”。

  为了帮助医院摆脱困境,集宁区人民政府开始寻找专业团队进行帮带合作。但联系了一些大医院、医生集团、专家团队后发现,要么合作成本高,要么模式不适合,直到接触了“常春藤联盟”,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对象、对路的帮带模式。

  2020年6月,“常春藤联盟”与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正式启动共建共管的合作模式,联盟派出专家担任医院的院长和副院长,帮助医院进行系统性改革。

  “常春藤联盟”创始人、现任联盟秘书长吴永波介绍,“常春藤联盟”是由一群北京各大医院专家级医生联合发起的公益社团,“常春藤联盟”与第三医院的共建共管模式,通过联盟专家出诊和医院医护进修“双向交流”的方式,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,而医院的属性、产权制度、人员身份、拨款渠道都没有发生改变,保证了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地位。

  “常春藤联盟”副主席、医院管理专家王学生担任第三医院的首任院长。王学生曾工作过的黑龙江宝泉岭中心医院,在联盟的帮带下,一度从一家学科力量薄弱的三级乙等医院,成为一家能使周边20万多名群众90%大病不出县就能得到有效治疗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。

5月12日,Wind中特估指数收跌1.64%,板块内63只个股下跌,仅12只上涨,中国铁建(601186.SH)、中国化学(601117)(601117.SH)跌超6%,中金黄金(600489)(600489.SH)、中油资本(000617)(000617.SZ)、中国外运(601598.SH)、中国中铁(601390.SH)、中国铝业(601600.SH)跌超4%。

今年一季度,中公教育(002607)实现营收8.89亿元,归母净利润为2430.28万元,同比增长105.24%,环比增长108.70%;扣非净利润为2288.35万元,同比增长104.87%,环比增长108.41%。中公教育归母净利、扣非净利润同比、环比均实现扭亏为盈。

  上任后,王学生带领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踏上了医院改革之路,他首先面对三大比较突出的问题——规章制度不健全、诊疗流程不规范、医务人员工作没动力,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
  例如,先是从医院整章建制下手,2个月内起草制定了60项规章制度,小到勤俭办院,会议室不摆名牌矿泉水,大到科主任负责制、人事制度改革,推动医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、由乱到治。

  历经人事制度、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内部机制改革,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一下子“活了”,院职工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、奖勤罚懒,医院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,医院在当地群众中的口碑“由负转正”,来看病就医的患者也日渐增多。

  一场主动而为的“双向奔赴”

  当被问及“3年业务增收超1亿元”的秘诀时,侯广林概括了三点:人才强院、科技兴院、特色立院。

  医院的核心是人才。“常春藤联盟”帮助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制定了完备的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战略。

  侯广林介绍,为了让基层群众“看病不用去北京”,“常春藤联盟”邀请“京城名医来看你”,在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为30多名常春藤联盟专家建立了13个名医工作室。

  这些名医基本都是退休返聘的专家。吴永波管这个叫“组团式下沉”。名医去基层医院坐诊,在医疗服务市场很常见,但像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这样手拉手、长时间帮扶带教的很少。

  例如,原武警总医院超声科专家、主任医师张玉萍一周能有三天都待在乌兰察布。“我们希望通过点点滴滴去规范科室的操作,让当地医生近距离学习、随时请教,为第三医院培养一支‘留得住、用得上’的医疗人才队伍。”

  除了培养当地人才队伍、提升诊疗能力外,吴永波透露,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每年都会选派一批医护人员前往“常春藤联盟”专家所在医院和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短期培训,帮助每位大夫成长为某个领域的“大医生”。

  “在成长为大医生的过程中,培训体系、发展平台、担责机制和保障制度必不可少。而联盟就是要成为医生和医院的桥梁,强化人文关怀,使医院的帮扶需求、医生的职业价值都得以实现。”吴永波说。

  据侯广林介绍,2020年8月,“常春藤联盟”启动了常春藤星火计划,旨在为市级、县级不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重点学科培养学科带头人,通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发展,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一支高水平医疗技术团队。

  得益于此,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有了巨大的变化:医院从过去的两个大内科,细分为心内、内分泌科;神内、肾内科;消化、风湿免疫科;呼吸、老年病科;外科系新成立了妇科、泌尿外科、骨二科,可以针对患者的疑难杂症进一步施诊。

  “过去超声科一天只有30多人次检查,现在,超声科检查需要排队,每天有300多人次。”张玉萍直言,这是一场病人与医者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  吴永波总结,“常春藤联盟”这种与县级医疗机构合作与共建共管的模式5倍杠杆,使联盟专家下沉基层,通过双向转诊、上下联动,让“大病不出县”成为现实。“只有这样才能留住病人,留住这一个亿的医保基金,也是对当地经济做贡献。”